建 材 行 业 的 品 牌 专 家 智 库

 

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品牌建设分会官网

 

扫描关注公众号

扫描关注视频号

会员登陆

驰而不息、探索不止,坚定奋进于传统建材转型创新驱动 ——记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盛伟

        王盛伟同志,男,1964年9月出生,管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江苏双龙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任江苏省建筑钢结构混凝土协会副会长、南京混凝土协会会长,江宁区慈善总会副会长。

       作为一名30多年的“水泥人”,王盛伟同志身上经历了国企—民企—央企的身份转变,始终不变的, 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实干、敢为人先,是他从管理生产到经营市场的意识转变,是他从分析市场、适应市场到引领市场的“弄潮”精神,是他对中国建材集团优秀文化的积极践行。他所领导的企业一直是中国建材集团下属子公司业绩优秀、管理规范、创新驱动的代表,其中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销规模保持在900万m3左右,2018年销售收入近4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之一,已入选中国建材集团第二批“六星企业”(全中国建材集团两批一共28家),也是中国建材集团商混板块唯一一家“六星企业”。

       在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他在管理创新上也开展了多方面的实践:第一个尝试水泥―商混―骨料一体化运营模式,第一个启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技术项目,第一个以水泥基地开展贸易业务,第一个探索商混、矿山、码头规模化合作运营等,为水泥、商混等传统建材行业的转型发展贡献了经验与智慧。

       一、探索产业协同,构建骨料─水泥─商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12年,中国建材开始大举进军商混产业,增强终端市场控制力。在中国建材战略部署的推动下,2012年3月,中国联合水泥与江宁区人民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对江宁区的混凝土企业进行全面整合,并组建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中联混凝土”)。2014年1月,王盛伟同志开始担任南京中联混凝土总经理。随着中国联合水泥深度管理整合的推进,南京中联水泥和南京中联混凝土成为 “同根企业”,前者每年直接供应后者的销量达到了总销量的45%左右。2016年,南京中联水泥创新营销模式,增加“建筑材料销售”经营项,开展水泥贸易业务,水泥销售点面结合、统筹兼顾,达到了降低片区整体经营成本、提高市场话语权和掌控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不仅如此,王盛伟同志从未停止对市场和自身潜力的挖掘, 时刻鞭策自己想在前、走在前、做在前,不断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通过南京中联水泥与南京中联混凝土共同技术攻关,开展了石灰石粉制备系统技改项目,生产超细石灰石粉,既解决了骨料线副产品的石粉滞销积压又可作为生产原料供应商混企业,实现了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零排放”。

       近年来,王盛伟同志领导企业,打通了水泥上下游行业,形成了骨料―水泥―商混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一体化管理和经营,致力于从产业链要效益,也在行业低迷期规避了经营风险,扩展了盈利渠道, 迅速决策使企业抢占先机,综合实力迅速增强,保障了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探索水泥转型,启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技术项目

       近年来,随着水泥窑炉协同处置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的陆续出台,危险废弃物及固废处置成为水泥企业的又一转型机遇。在王盛伟同志的带领下,南京中联水泥看准时机,迅速决策, 积极运作,于2015年底启动了“利用5000t/d熟料生产线处理危险废弃物技术改建项目”,2016年开始应急处置,2017年项目建成,2018年取得经营许可证,核准处置危险废弃物31大类,审批处置量94600t/a。该项目建成大幅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成长注入新活力、新血液,促使仅有的一条日产5000t水泥熟料生产线最大限度创造出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探索行业发展,引领南京市混凝土行业供给侧改革

       2008年以来,拉动内需政策促使南京地区盲目投资搅拌站、重复建设过度,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近两年,随着投资增建的明显放缓,南京混凝土产能过剩问题越发凸显,产能利用率不足30%,产能是绝对过剩,无时不过剩,无处不过剩,没有淡旺季之分,市场处于恶性无序竞争状态。因预拌混凝土产品的特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全行业合同付款比例较低,应收款高企,全行业应收款总额达200亿元左右。

       自2014年王盛伟同志担任南京混凝土协会会长以来,一直致力于行业发展,推进“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于行业利益之中”的主张,几年来通过主动关停与政策拆迁,己方去产能780万m3,起到节能减排表率作用。在他的倡议与引导下,2018 年,南京市混凝土产能同比减少600万m3。

       四、探索竞合平台,实现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2017年,王盛伟同志在南京市混凝土行业中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意见(小票结算;月结付款,比率不少于70%;泵送机械费;信息价下浮10%的价格底线标准),很快得到贯彻落实,深入人心,从而一举扭转了长达三年左右的亏损局面,全行业2018年平均利润率达到8%左右。2019年,“四项基本原则”得到巩固执行,全行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为加强自律,全面协同,行业协会成立了片区市场监督委员会,上下结合,两级管理,全面覆盖,在片区市场监督委员会行之有效的工作下,全行业统一思想,上传下达, 协调纠错,协同运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扎实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五、探索规模发展,打通矿山─码头─商混供应链上下关节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长江大保护战略,混凝土生产所需的砂石材料越来越紧张,混凝土企业甚至面临着“断粮”的考验。王盛伟同志作为南京中联混凝土、江苏双龙两大混凝土企业(年产销1200万m3左右) 的领头人,针对企业的砂石材料的需求量庞大,提出了“有上游渠道、有码头传导、有地材资源”的供应模式,以资源布点、渠道建设为核心,重新构建企业供应体系,先后与上游矿山企业建立直供战略合作, 在南京市合作取得码头,占据一线渠道,特别是利用码头及其仓储设施,自主设计、制造合成砂连续定量喂料及均化发货系统,通过调整天然粗砂、细砂、卵石机制砂、石灰石机制砂比例,稳定地合成符合生产要求的人工砂,大大缓解了细骨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在不改变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还降低了砂的质量波动, 节约了材料成本,使得企业在细骨料供应质量和成本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2018年,中国建材集团与瑞昌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涉及非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矿山开发利用、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长江沿线码头合作开发、骨料运输廊道合作开发等内容,并由南方水泥、中国联合水泥、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出资设立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正是由于之前大量的工作基础,王盛伟同志被任命为该公司董事长,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的推进。

       六、探索绿色发展,引领商混行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秉承中国建材“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王盛伟同志带领南京中联混凝土积极开展商混行业“蓝天行动”,深入探讨行业绿色升级的新路径,走出了商混行业绿色化发展的道路。2017 年,南京中联混凝土兴建的绿色化、智能化搅拌站——中联站建成投产,以高标准规划设计,实现了全自动洗车、泥浆压缩回收、远程中央控制、低压螺杆粉料输送、全自动上料、智能降尘喷雾、反吹风式脉冲收尘、综合骨料均化系统, 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在节能环保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针对当前环保发展要求,王盛伟同志提出“三不两1一 0”(废料不外倒、污水不外排、粉尘不外冒,一直保持整洁的职场环境,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管理体制,上级环保部门处罚为零”)的管理标准,注重环保源头治理,在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高频次培训的同时,针对所属搅拌站开展一站一策、七废治理、十项细节、一周一件、横向对标、精细提升六大专项行动,站点职场环境大幅改善。另一方面,他以超前的眼界,按照“两个全封闭”(料场全封闭、传输及生产设施全封闭)、“三个零排放”(粉尘零排放、污水零排放和生产废料零排放)的目标,对南京中联混凝土下辖站点开展了净车出场、场地抑尘、污废处理循环利用、低压打灰、固废破碎再利用、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和食堂油水烟净化处理、搅拌机三维旋转高压清洗系统八大改造行动,推动形象提升,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和精细化管理。

       七、探索高专精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政策导向,大力发展和推广高性能混凝土, 在建设工程中努力实现高、中、低强混凝土高性能化。南京中联混凝土一直注重商混新技术研发,充分利用中国建材的集团优势,依托中国建材旗下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强大技术支撑,携手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建科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先进的混凝土研发中心,并成为东南大学学生实习基地。近年来,南京中联混凝土先后完成C150超高强度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耐热混凝土、抗冻融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透水着色混凝土、重混凝土、超缓凝混凝土、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预拌喷射混凝土等特种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成为南京市场内高性能混凝土的首选供应商,参与了南京市全部重点工程的混凝土供应。2018年,南京中联混凝土作为南京长江大桥修复工程混凝土主供单位,为长江大桥量身定制了一款混凝土——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中加入了钢纤维来提高强度,又通过优化骨料颗粒集配,改善胶凝材料的颗粒分布与形貌,平衡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包裹性、和易性,同时,这款混凝土色泽均匀厚重,能凸显出历史的沉重感,得到了施工单位的高度认可,并受到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南京绿色建筑网等地方媒体集中报道,有效提升了企业形象。

       八、探索智能管控,开发运用商混智慧云商平台

       如今,中国新一代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繁荣的互联网经济与方兴为艾的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创新的局面已经掀开新的篇章,混凝土行业陆续开始转变竞技思维,摆脱过去的恶性价格竞争,进入到展现企业个性的智慧竞争新阶段。南京中联混凝土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科技化和信息化手段,发挥人才、技术及管理方面的优势,在管理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深化,南京中联混凝土已自主研发可视化一体化管理调度运营指挥平台,以金蝶K3财务软件系统、鼎软生产管理ERP系统和亚士德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三方软件为蓝本,实现模块间无缝对接、管理要素共用,实现了以财务集中管控为核心,营销、采购、库存、生产调度管理的一体化。2018年,南京中联混凝土又开发上线微信“云商城”电商平台,实现在线购买、全程可视、快速补方、订单结算等掌上一键购,并提供自动推送电子合格证、发票邮寄上门等超值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方便、高效、优质的服务,在特质化、个性化、差异化竞争中占得先机。

       王盛伟同志作为南京中联混凝土的带头人, 他始终用特有的严谨和坚韧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职工 , 带领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在他的带动下 , 企业的全体职工能够团结一致、奋力拼搏 , 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 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职工能够安居乐业, 职工队伍相对稳定。南京中联混凝土先后荣获“中国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示范企业”“全国预拌混凝土绿色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江苏省混凝土行业最佳企业”等称号。王盛伟同志也先后荣获“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家”“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责编:王  珂 
    校对:舒   彤    
监审:曹   江

来源 丨 协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会员服务部:010-69731656
邮箱:zjcppfh@163.com  

网刊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