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材 行 业 的 品 牌 专 家 智 库

 

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品牌建设分会官网

 

扫描关注公众号

扫描关注视频号

会员登陆

以创新文化引领,以图强精神聚力全力打造新材料领域一流转制院所 (创造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创造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玻纤院”)是为配合“两弹一星”战略于 1964 年成立,是我国唯一从事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综合性科研院所,现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南京玻纤院秉持“国家的院所要承担着国家和行业发展重任”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一是坚持保军不动摇。持续为国家国防工业发展做突出贡献,多次获联合表彰及奖励。二是坚持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不动摇。拥有连续玻璃纤维及定长玻璃纤维全套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工程设计金奖”,设计完成并投产海内外玻纤池窑生产线 50 多条、岩棉生产线近60 条,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玻纤生产国。
        院内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首批国家杰出工程师 1 名,拥有 3 个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玻璃纤维、绝热材料、碳纤维),代表中国对口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ISO/TC163 和 ISO/TC61/SC13 工作。先后完成国际标准制、修订 10 余项,被 ISO 确立为 3 家全球碳纤维国际标准循环比对实验室之一,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展现了中国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南京玻纤院是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继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54 年前,为配合国家“两弹一星”宏伟战略,成立的“建筑工程部玻璃纤维工业研究设计院”,成为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玻璃纤维、矿物棉研究设计和技术开发的综合性科研院所,中国玻璃纤维工业从此掀开全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的 40 年,南京玻纤院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辛勤汗水和才华智慧奠定了我国玻璃纤维工业技术基础,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玻纤第一制造大国,引领中国占据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标准领域一席之地。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唯一的特种玻璃纤维及立体织物研制与生产核心配套单位,南京玻纤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玻璃纤维及高性能纤维预制体成套技术、拥有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为不同型号的玻纤研制和批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连续三期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多部门联合表彰和奖励。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任总书记都曾关注南京玻纤院科技发展、听过南京玻纤院的汇报、看过南京玻纤院的产品。
        过去几年,在国家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立足转制院所的发展定位,深入研究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实施路径及商业模式,建立“12345”发展思路和“六化”实施路径,并创新性系统搭建产业发展、行业服务、创新孵化“三大平台”,推动“科学技术化、技术工程化、工程产业化、产业规模化、规模价值化、价值资本化”转变。面对经济新常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国建材集团党委、江苏省委组织部等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重要影响力、强大凝聚力的一流转制院所”为愿景,遵循“创新、绩效、和谐、责任”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大力发扬文化引领作用、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持续保持我院在科研生产领域的领先和竞争优势, 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我院是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等,在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减半的背景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韩进华操作法”获评江苏省十大先进操作法;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社会责任示范单位”“中国建材集团十佳党建品牌”等称号, 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届杰出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个人、江苏省创新能手等一大批先进人物。
        40 年改革开放,54 年砥砺前行,探寻我们在挫折与磨砺面前,能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的根源,我们深深感悟有一股凝聚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凝聚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励和感召南京玻纤院人创新图强的文化力量,推动院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并持续激发发展活力,引领院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一、坚持党建政治引领,突出保障功能,筑牢创新文化建设之魂
        一是发挥党建优势,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政治保障。院党委加强组织领导,既做创新文化的设计师,又当创新文化的示范者,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组建企业文化项目组, 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努力将创新文化与市场经济规律、行业发展特点、企业历史沿革和成长逻辑紧密结合。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从政治高度认识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头创新实践,用实际行动促进形成特色鲜明、符合实际、上下一致的企业之魂。
        二是加强政治教育,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依托“党员政治生日”“检企共建”“道德讲堂”“红色教育”“党建展室”“江苏省委组织部 G12 党建共建”等平台,宣传企业文化内涵和精髓实质,向广大干部职工渗透创新理念,激发全员创新热情,让创新成为荣誉、让创新成为责任、让创新成为习惯。“党员政治生日”被评为江苏省委组织部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十件实事”之一,获中国建材集团“十佳党建工作品牌”。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构建创新人才建设体系,建立“院士、专家、工程师、工匠”四级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技术序列评价体系,建立院岗位能手推选机制,推动员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推动在职培训和学历深造;高度重视国际型人才培育,安排科研人员到欧美等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注重引智引才,持续引入高端人才。近三年,引智外籍专家 11 人、职业经理人 8 人、博士硕士近 100 人;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
        四是强化使命担当,推动创新文化建设步伐加快。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永葆党员先进性、纯洁性,自觉成为事业发展、改革创新先锋。长期以来,我们秉持“国家的院所要承担国家和行业发展重任”的理念,始终牢记“助力国防安全、引领行业进步、促进生活美好”的使命,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转制院所目标不断奋斗。为实现这一中长期奋斗目标,我们深刻认识唯有高举创新发展的旗帜,加快转型发展速度。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做大膜材料产业、做强宇航材料产业、做优创新孵化平台、持续探索行业服务商业模式的“三做一探索”发展方针,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依托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管理,夯实创新文化建设之基
        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院在成功孵化锂电池隔膜及水务产业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分析国内外成功创新组织的发展理念与运营模式,结合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与我院实际情况,创建创新孵化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多样化组织形态、一体化研发、开放式创新、全成本核算的商业模式,实施科技成果孵化或进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并协调各方资源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院创新中心承担“建材行业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和“江苏省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并引入 4 个创新团队。创新中心运行两年以来,承担部省级以上项目 3 项、企业委托项目 28 项、自立预研项目 9 项,项目总经费超亿元。
        二是深入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务实有效的激发创新活力机制。探索实施研发过程 6 阶段、融资 6 节点、收益 6 分法、项目 6C 团队的“四个 6”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创新效率。制定《项目收益奖励暂行办法》《岗位奖励暂行办法》,通过职代会,确保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落地。制定《创新项目投融资决策实施细则(试行)》,推进技术与资本结合。制定《创新孵化平台项目引入基本原则及配套政策(试行)》等办法, 军民融合题材“集成房屋”项目作为首个外部项目和团队进入平台。加强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建设线、管理线和监督线”“总指挥和总工程师”分工负责的“三线两总”管理机制,项目执行力得到提升。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在立项制度上树立长远意识、杜绝短期行为。
        三是积极探索模式创新。打造区域科技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链延伸。西南分院在四川宣汉的工作全面开展,探索实践院所、地方、企业共建共赢模式,带动院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检测、工程咨询服务等业务拓展。积极拓展全国检测服务点布局,在广东惠州国家重点项目现场建立检测分部,在江苏省测试产业集聚区(南京)建设碳纤维测试平台。积极研究和跟踪国家产业政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本地化服务,谋划辐射全国服务网络。
        四是加强两个能力建设。其一,资源整合能力建设。大力推进院内部科技资源共享,建立“一个目标、一个团队、一个计划”的协同创新模式。积极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加强国内外科技深度合作,与国内外众多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纤维表面技术等领域深入合作;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研发立体织物自动化设备; 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联合进行材料基因工程研究;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研发生物可降解纤维;与荷兰赛先(Celsian)公司在高性能纤维数模仿真、数据库建立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有效促进了产业化水平提升。在国内,与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烟气可污染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江苏省复合材料协会,主导成立高性能纤维及预制体专委会,围绕“一流专业、一流产业”目标,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协同创新;联合北理工及天工大等 5 家单位成功申报预制体项目,获批经费近 5000 万元,是建材行业协同创新单位最多、获批国拨经费最多的军工配套项目。院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其二,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成立“数值模拟中心”,由“经验指导实验”的传统试错模式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的新模式转变, 提升在关键制造环节和核心研究领域技术创新水平,抢占科技制高点。依托机器学习加强材料基因工程探索, 开展新材料及制品性能数据库建设,初步建立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环节的数值模拟体系,开发预制体结构参数设计软件,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创新,为全院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深度融入中心,坚守创新文化建设之本
        一是发展战略与创新文化深度融合。战略决定命运,文化决定成败。院注重将创新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融合,形成以创新为本的战略体系和发展路径,推动企业组织变革、管理高效。依托创新文化理念,滚动修订院“十三五”战略,紧跟新材料发展的国际趋势,围绕国家战略及行业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高性能纤维及制品设计与应用技术创新方向,确定打造玻璃纤维“一流学科”、高性能纤维“一流产业”的目标。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保障国家武器装备研制的同时,开展后勤保障装备研制,推动军工专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变,大力实施航空发动机叶片用预制体、高性能纤维预制体的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高性能纤维预浸料等创新主攻重点。
        二是创新文化与经营管理深度结合。紧扣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实际,用文化引领管理向纵深发展。突出与经营任务相结合,突出与重点专项相结合,把解决经营任务中难点和薄弱点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重点围绕优化存量、发展增量、瘦身健体、提升质量等专项工作开展创新。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通过创新发展,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膜材料 AGM 隔板产能世界第一;特种玻璃纤维品种数量世界第一、生产规模世界第二;膜材料、特纤产业具备打造隐形冠军的条件。
        三是创新文化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持续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我院从事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在 2016 年 10 月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上,作为 3 家中央企业之一,我院代表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制单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我院展台,询问并了解了我院发展情况以及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在军民融合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对我院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科研开发工作给予了肯定。此外,我院针对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新材料技术主攻方向、创新发展新机制等热点问题,向马凯副总理及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汇报,并得到肯定和关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多次到我院调研指导。
        54 年的创新实践,院重大科技创新达到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通过从代铂炉、组合炉到先进池窑的三座里程碑突破,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及装备技术代表国际先进水平并成为世界主流;高强玻纤短流程高效制造技术取得突破,建成从基础性先进材料到关键工程战略材料的新材料体系,打破国外封锁,实现进口替代,满足国家重点工程急需;为圆大飞机梦,飞机发动机是关键,发动机风扇叶片又是关键的关键, 我院开展的新型复材风扇叶片方案完成从关键技术攻关向工艺技术验证的转阶段,成为国产大飞机发动机主导方案,促进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实现“变道超车”;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自主研发的新型覆膜滤料可实现超低排放,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明创造的新型编织结构设计技术可使复合材料设计空间变为“无限”可能,从而可使复合材料性能发挥至极致,被国外专家评价为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技术, 为未来发展一系列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打下坚实基础。截至 2017 年年底,南京玻纤院先后承担国家、行业、地方各类科研项目 750 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 39 项、省部级奖励 143 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 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项。拥有各类专利 281 件,国际专利 13 件,国防专利 5 件,主持制修订国际标准 11 项。
        四、丰富创新活动载体,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文化建设之力
        一是打造 3 个技术经济活动平台。建立“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实施、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 成立职工技术经济委员会,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经济活动组织网络,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1)打造劳动技能竞赛平台。2006 年起,院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劳动竞赛活动,设置 21 个专业工种和 4 个通用工种竞赛项目,并将活动延伸到基层和异地工厂,促进劳动技能竞赛全覆盖。(2)打造合理化建议活动平台。2008 年起持续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健全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制定有关合理化建议项目《申报、评审及奖励办法》,从初期启动、征集 , 到中期的监督、实施以及后期的评审、奖励、推广、“回头看”,全部实行程序化管理。(3)打造厉行节约活动平台。持久深入地开展厉行节约活动,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支出和创收渠道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针对关键环节制定重点活动实施计划,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计划落实,基层单位根据活动方案和计划,定期对单位活动进展情况进行督导。
        技术经济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各类劳动技能竞赛 50 余次,参与人数超 2000 人次,员工岗位技能不断提升,员工 1 个操作法被评为“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1 人获全国建材行业“岗位技术能手”称号,1 人获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称号,11 人被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评为“生产技能标兵”;累计申报合理化建议项目 235 项,完成 177 项, 70 个项目获得各级表彰,7 个项目获江苏省总工会或教科工会“金点子”、优秀合理化建议等奖项,10 个项目获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等,获授权专利近 100 件,合理化建议及厉行节约活动为院节约成本或创造效益 5600 多万元。以群众性技术经济活动促创新文化落地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
        二是优化 3 个青年平台建设。院党委从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创新发挥团组织作用的模式,开展“院青年创新平台”建设、“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每年拿出专项经费持续支持年轻技术人才,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年轻人,80 后、90 后已陆续走上院各级管理岗位。
        三是拓展不同科研活动平台。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对接国家科技规划,开展院科技规划研讨,推动全院创新。开展预制体等项目建议书征集活动,培育创新激情。每年组织召开科技大会,举办 3 ~ 4 次学术交流会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多层次学术交流。每两年举办全院科研项目评选表彰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给予表彰和宣传,活跃创新氛围。院情报中心发挥品牌优势,连续举办 39 届玻璃纤维年会,
并成功举办中国玻纤工业诞生 60 周年纪念大会,先后于 2008 年、2014 年两次在江苏承办 ISO/TC163 第 20 届年会、ISO/TC163 和 ISO/TC205 联合年会,连续近 20 年派技术专家参加以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会议,为中国相关标准争取了话语权,极大鼓舞了员工的士气,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五、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凝聚团队力量,扎牢创新文化建设之根
        一是创新成果惠及企业员工。创新靠人、创新为人,注重将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收入紧密挂钩。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职工,每年拿出经费组织各类培训近百次,推进领导、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技能不断提升,推动创新文化实践。制定落实人保部、国资委、发改委文件精神,拿出 2 个 1000 万元解决退休员工享受事业与企业待遇差补贴。落实员工企业年金制度。每年拿出一定费用改善职工生产、工作、生活环境。
        二是积极营造和谐企业氛围。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彻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以职代会制度为主的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发挥工会组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让员工自觉建立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和理解的和谐关系,将院工会真正建成员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活动载体,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业余生活。成立院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文体协会,每三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每年举办大型集体活动;每月每周各单位部门开展各类小型活动。成功举办南京玻纤院集体婚礼,“南京玻纤院是一家”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员工行动自觉。
        创新求发展,图强争一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实现两个“百年”的征程中,越是接近目标的时刻,越需要更长远的关切,越需要更决绝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南京玻纤院将传承创新图强文化,紧抓发展机遇,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集团及省委组织部等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转制院所目标,团结一致,坚持改革创新, 开拓进取,为开创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责编:王  珂
校对:舒  彤
监审:曹  江

此内容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服务热线:010-69731656
邮箱:zjcppfh@163.com

网刊

BANNER